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45 | 专题发言 |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标志物 |
王延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08:45-09:00 | 专题发言 |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机制研究进展 |
张舒婷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09:00-09:07 | 论文发言 |
脑功能网络连接介导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与抑郁 |
许婧娴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09:07-09:14 | 论文发言 |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和步态障碍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关系的临床研究 |
张忠玲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09:14-09:21 | 论文发言 |
基于 DSI 脑白质结构网络的丘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 |
潘若素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09:21-09:28 | 论文发言 |
小胶质细胞Axl改善缺血性卒中后白质损伤及其机制探究 |
贾君秋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09:28-09:35 | 论文发言 |
合并颅内大动脉狭窄的社区人群脑结构损害特征 |
潘子昂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09:35-09:42 | 论文发言 |
上调肠道菌群丁酸代谢通过缓解小胶质细胞炎症改善卒中后认知损伤 |
任悦冉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09:42-09:49 | 论文发言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认知障碍的肠道微生态标志物研究 |
尹 恝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0:15-10:30 | 专题发言 |
aCSVD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
范玉华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30-10:45 | 专题发言 |
急性脑梗死的免疫失衡机制和转化研究 |
胡 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10:45-10:52 | 论文发言 |
胱天蛋白酶11在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华 星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0:52-10:59 | 论文发言 |
颅内动脉壁施万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潜在调控作用 |
王子珏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0:59-11:06 | 论文发言 |
右向左分流相关脑白质高信号分布模式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一 |
卢婷婷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1:06-11:13 | 论文发言 |
连翘脂素通过抑制PTP1B与FGFR1结合增加FGFR1磷酸化水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
王 珏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11:13-11:20 | 论文发言 |
PCSK9/CTSB通过降低磷脂酰乙醇胺水平阻断自噬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的发生发展 |
刘丽娟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11:20-11:27 | 论文发言 |
FBXL4对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张忠玲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27-11:34 | 论文发言 |
脑梗死区靶向的稳定释放NO的纳米药物构建及其在缺血性卒中后脑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
刘泽宇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11:34-11:41 | 论文发言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MP269联合丰富环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旷神怡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11:41-11:48 | 论文发言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纤维蛋白原激活星型胶质细胞的机制研究 |
陈 怡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11:48-11:55 | 论文发言 |
OLFM4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节高脂肪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
王娟娟 |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1:55-12:02 | 论文发言 |
ATAD3A通过Drp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能量代谢 |
张融融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15 | 专题发言 |
脑静脉返流征:一个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指标 |
徐蔚海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4:15-14:30 | 专题发言 |
重新审视缺血半暗带 |
程 忻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14:30-14:45 | 专题发言 |
基于FF和R2*mapping的颈动脉斑块与血管炎症的定量评估 |
孙钦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14:45-15:00 | 专题发言 |
脑电预测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的预后 |
滕军放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00-15:07 | 论文发言 |
神经影像标记物对脑淀粉样血管病认知障碍的中介作用 |
吴娟娟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5:07-15:14 | 论文发言 |
估算葡萄糖清除率与脑白质高信号体积的关联: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大规模影像学研究 |
王 涵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5:14-15:21 | 论文发言 |
脑小血管病患者肾功能与杏仁核亚区结构及情绪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
刘美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45-16:00 | 专题发言 |
基于5T磁共振,血管病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
张 馨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6:00-16:15 | 专题发言 |
多模影像学在脑出血的诊治进展 |
李 琦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6:15-16:22 | 论文发言 |
基于mDIXON-QUANT磁共振序列对卒中后瘫痪侧肢体肌肉改变的研究 |
魏佳婷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6:22-16:29 | 论文发言 |
高分辨核磁共振在烟雾血管病中的应用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
韩广淞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6:29-16:36 | 论文发言 |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脑小血管病中类淋巴系统功能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
陈一欣 | 中山大学 |
16:36-16:43 | 论文发言 |
前循环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取栓治疗后心率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张 璐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16:43-16:50 | 论文发言 |
脑静脉系统显影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脑血管病大会壁报交流) |
胡 军 | 陕西省人民医院 |
16:50-16:57 | 论文发言 |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血压与恶性脑水肿的时间依赖性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
宋心迪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