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介入神经病学的研究与临床进步 |
刘新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桥接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思考 |
陈会生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14:40-15:00 | 专题发言 |
新证据时代的MeVO取栓 |
殷聪国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5:00-15:08 | 论文发言 |
基于靶向低温的脑神经保护的硅球涂层导管 |
黄一鸣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15:08-15:16 | 论文发言 |
再灌注质量和通过次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患者功能结局的影响 |
高 宇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15:16-15:24 | 论文发言 |
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后成功再通的决策树预测模型 |
霍淑娴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15:24-15:32 | 论文发言 |
胰岛素抵抗对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无效再通的影响 |
黄丽萍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45-16:05 | 专题发言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 |
朱武生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16:05-16:25 | 专题发言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现状和展望 |
吴川杰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16:25-16:45 | 专题发言 |
PCSK9抑制剂减少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早期复发 |
姜永军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
16:45-16:53 | 论文发言 |
一例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介入治疗分享 |
段作伟 |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16:53-17:01 | 论文发言 |
逆向开通在后循环串联病变急性缺血性卒中正向/净路受限患者中的疗效:一项基于回顾性病例与文献汇总的分析 |
胡 腾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 |
17:01-17:09 | 论文发言 |
血管解剖预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预测模型 |
范田华 | 兰州大学 |